天津陵园网来说说河北农村丧葬“哭街”习俗,闺女撕心裂肺沿街报丧
位于层峦叠嶂沟壑交织的深山中的河北涉县王金庄,在这里,至今依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葬礼习俗。丧葬习俗都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思,希望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活的更好,通过这些仪式,让活着的人多一份心安。
老人四岁缠足,育有两儿三女,孙子三个外甥五个,一家五世同堂。王金庄有“哭街”的习俗,老人去世,已出嫁的闺女,都要回婆家煮麻糖,然后从娘家灵前哭起。一路上手扶石墙拖着长音,边走边哭,哭的撕心裂肺叫人揪心,一直哭回到婆家门口。这样一“哭街”,村里人便知道谁家谁死了。
老人的遗体置于堂屋中,覆盖灵被,灵前香烛纸钱供奉,在遗体的侧边还要点一盏“长明灯”。亲人轮流守候一旁,不能让油灯和香烛熄灭。
孝子头戴孝,腰扎麻绳,捧着灵牌,手持哀仗。孝子挨门磕头请人去给操办丧事,给谁磕头不准说不去的。
亲属们都要披麻戴孝,儿女带重孝,必须头戴白帕身穿孝袍,孙子辈的在孝布上带一小块红布,重孙子辈的在孝布上带一小块蓝布条,以视区别。
家里中堂设立灵堂,老人的所有亲人按尊卑长幼,男女有序,肃立守灵。停灵的时间一般排三日,条件好点的排五日。
孝子捧灵牌持哀仗,喇叭唢呐开道,丧乐队吹出划破长空的悲怆之音,亲属转弯撒纸,过桥放炮仗。
有人吊丧,不论老幼均要跪门迎接,来宾到老人灵前烧纸上香后,家属还要跪拜还礼。
开丧头一天任务是破土,由长子选中墓地开挖。图为14人抬着大石头修砌老人的墓地。在王金庄,都是先用大石头修一个石棺,然后把木棺放到石棺里面,保护木棺防腐烂。
出殡前一天,丧家请来歌舞团,不停的播放哀乐以增加丧礼的悲痛气氛,女演员也会唱一些怀念的悲曲,作为对逝者的一种悼念。停灵期间,亲属和帮忙的都在丧家吃大锅饭。
入殓前先由女儿和儿媳将棺材里面收拾一下,底层垫上筛过的草木灰,然后均匀地摊上一层棉套,再铺上一层烧纸,撒上小麦、谷子、黑豆、高粱、玉米。孝女们在棺木前放声悲哭,一直哭得死去活来。
出殡时在门外用被子遮天入殓,把老人生前的一些心爱之物放在棺材里做陪葬品。孝儿孝女趴着棺材向亲人做告别,众人拉开痛哭的孝男孝女,将棺材盖盖上。材盖由三颗大铁钉钉上。
老人入殓后,长子摔砂锅,鞭炮齐鸣,抬棺游街。鼓乐响起,长子手持引灵幡,其余孝子手持哀杖,按长、次辈份排成一行,孝子磕头谢乡亲送殡。
李胖的老人一辈子含辛茹苦,为人慈善,多子多孙五代同堂,葬礼办得十分隆重,村里很多人都参加了送葬。
人死不能复生,因为亲人的亡故,活着的人在痛苦悲伤之中,希望通过这些仪式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哀思。
棺木下葬后,亲属将手里的招魂棒、腰上的麻绳等扔进坟坑,然后填土埋坟。葬礼结束后,家属还必须把戴着的孝帕白花扔在路边,越远越好。
对于农村现存的这种原生态的葬礼习俗,不能简单归结为封建迷信,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。
2024-11-15
2024-11-05
2024-11-02
2024-10-29